▎2022 義大利“最大最重要”當代藝術博覽會品牌 – 杜林【Artissima】 ▎

2022 The biggest and important Italian contemporary art fair・29th edition Turin“Artissima”

義大利當代藝術博覽會

自1994年成立以來,它結合了歐洲當代藝術市場存在的必要性,其創新的實驗策展方式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之中脫穎而出,並自成一格。

立處於義大利北部工業大城,杜林的當代藝術博覽會(Artissima)今年邁入第29屆,本屆集結了174家展商,69家義大利畫廊,105間海外畫廊(其中包含4間亞洲畫廊)*見圖,橫跨世界28個國家,匯集開展為期4天的國際性藝術盛會。

在歐洲各大藝博品牌競爭之戰裡(Art Basel、Frieze等),Artissima不已名牌取勝,而是以實驗性策展、極具前衛核心的合作模式以及多樣化的競賽獎項立足於競爭激烈的歐洲市場,確立與他牌截然不同的展會風格。每年平均吸引來自世界各地超過五萬名參觀人次,包含畫廊展商、藏家、策展人、博物館/藝術研究員、藝術愛好者、學生等,一場對於義大利當代藝術環境極為重要的盛會,年年會場皆充滿了創新、多變且熱情四溢的氛圍。

29 th edition

Artissima

後疫情時代的 【 Artissima 】更多是為藝術研究者與觀眾們帶來多樣化的展演型態與合作模式。

在歐洲各大藝博品牌競爭之戰裡(Art Basel、Frieze等),Artissima不已名牌取勝,而是以實驗性策展、極具前衛核心的合作模式以及多樣化的競賽獎項立足於競爭激烈的歐洲市場,確立與他牌截然不同的展會風格。每年平均吸引來自世界各地超過五萬名參觀人次,包含畫廊展商、藏家、策展人、博物館/藝術研究員、藝術愛好者、學生等,一場對於義大利當代藝術環境極為重要的盛會,年年會場皆充滿了創新、多變且熱情四溢的氛圍。


Artissima

藝博會
主要四個
架構

實驗創新導向,聚焦年輕世代


Artissima 藝博會主要分為四個部分:
主軸 Main Section,世界藝術產業中具資歷的代表性畫廊。(100間)
新血 New Entries,五年以下成立於國際間的新興畫廊。
對話 Dialogue,畫廊提出一至兩位藝術家,作品相互碰撞產生對話結構的主題形式。
藝術空間與版次 Art Spaces & Editions,不只聚焦於商業畫廊,包含藝術研究項目、非營利組織與出版社等專注於當代藝術出版品的特殊分類。


三部分由國際策展人團隊策劃專區:

設計Disegni:「個展」形式呈現,以展現真實性和平面作品的自主權。該區由義大利獨立策展人—Irina Zucca Alessandreli策劃,14位藝術家作品,分別由10間國際畫廊與4間義大利畫廊代表展示。

現在未來Present Future:關注國際藝術界新趨勢。由義大利獨立策展人—Saim Demircan、慕尼黑畫廊Kunstverein München總監—Maurin Dietrich共同策劃,匯集11位藝術家(10間國際畫廊與1間義大利畫廊)。

回到過去Back to the Future:聚焦於1960年代至今,當代藝術先驅們的專題項目,重新將藝術家帶回國際藝術對話的中心。由柏林藝文中心Haus am Waldsee館長—Anna Gritz、義大利獨立策展人—Balthazar Lovay共同策劃,10位藝術家(9間國際畫廊與1間義大利畫廊)。


2020年為因應新冠疫情造成的影響,展會將焦點投注於創建線上影音平台。【ARTISIMMA VOICE OVER】一項全新跨多媒體影音的企劃,今年在Fondazione CampagnIa di San Paolo合作贊助下順利執行,針對參與展會的所有藝術家與藝術工作者們進行廣泛的概述與訪問,透過「Podcase」、「頁面文字」、「採訪影片」等多媒體形式,提供豐富的深度報導,同時也讓其他地區的人有機會遠端參與展會。



總監Luigi Fassi於公開新聞稿中提到:「近年來,整個藝術界見證了其規則、交流模式以及專業人士與藝術愛好者之間的資訊互動模式的轉變,逐漸朝著多層次的轉型發展。儘管如此,所有人將面對如何經歷生活中變革性體驗的爆發?
這一主題則為 Artissima 2022 提供了核心靈感。」



Artissima 總監
Luigi Fassi


今年展會概念為「變革性體驗」,主題核心取自美國哲學家 Laurie Anna Paul (L.A. Paul:耶魯大學哲學與認知科學教授) 2014年在牛津大學出版社發表的書籍文章中提出的概念,所謂「變革性體驗」能夠從根本上改變生活在其中的人,以一種對未知的視角面對,試圖引發一場理性預期的危機,嘗試觸發更多潛藏於各領域尚未被提出討論的觀點與互動。

Artissima

十個獎項
與各業界知名企業合作

【Artissima】獨特風采,積極將各項資源與支持轉向投注於藝術家們與畫廊。

每一年都可以發現展會增設許多不同類型的獎項類型,2022年有四個主要獎項,兩個特別榮譽獎項(紀念藝術界傑出貢獻)與四個贊助獎項(增設贊助基金項目)。


四個主要獎項important prizes:

  • illy Present Future Prize (illy 當前未來獎),由國際評選委員會挑選當代被認為最具創新性的藝術家。[1]
  • FPT for Sustainable Art Award
  • VANNI occhiali #artistroom Award
  • Tosetti Value Award for photography

兩個特別榮譽獎項Honours:

  • Matteo Viglietta Award (new!)
  • Carol Rama Award

四個贊助獎項Institutional Supports:

  • OGR Award,與CRT 現代&當代藝術基金會(Fondazione per l’Arte Moderna e Contemporanea CRT)合作,由畫廊提出的作品中選擇一段影像。獲獎作品將加入基金會的收藏。
  • Fondazione Merz
  • ISOLA SICILIA 2022 (new!)
  • Ettore e Ines Fico Prize

[1] Illycaffè是一家義大利專門從事咖啡生產的公司,其總部和生產工廠位於的里雅斯特,現今在全世界皆可看到產品的影子。


Oroma Elewa, 2 prints on paper Baryta Hahnemuhle 315 g, mounted on dibond, 2022, Galerie In Situ – fabienne leclerc, photo credit: artissima

(left)Vasilis Papageorgiou, ceramic and steel, 2022, 56*36*2 cm, UNA, photo credit: artissima
(right)Dala NasserAnemone, 2022, 227 x 202 cm, Lenzuola, federe, tinture a base di ibisco e anemone, cenere, sale, nastro, ossido di ferro, acqua piovana

[主要獎項]第三屆Tosetti Value攝影獎由Oroma Elewa(巴黎In situ—Fabienne Leclerc畫廊展出)獲得,攝影作品被認為對於人類理解全球化歷史、社會和經濟狀況極為重要而榮獲殊榮。

[特別榮譽]新增設的Matteo Viglietta獎由Vasilis Papageorgiou(皮亞琴察UNA畫廊展出)取得,第三屆Carol Rama獎由Anna Perach(羅馬ADA畫廊展出)獲得,獎項鼓勵通過研究工作體現非傳統女性創造力與對藝術自由理想的藝術家。

[贊助獎項]新增設的ISOLA SICILIA 2022由Dala Nasser(慕尼黑Deborah Schamoni畫廊展出),鼓勵促進視覺藝術、攝影、多媒體、聲音藝術等領域的當代藝術研究者,是由展會與Fondazione Oelle合作誕生的贊助獎項。

Artissima

「變革性體驗」

Transformative Experience



Artissima













近年來各界都受到疫情的無情肆虐,數位藝術市場的興起,不少專業藝術研究者與資深藏家都不斷將視光轉向至看不見的投資領域之中,平面創作、雕塑等藝術類型在某一些時刻當中更是受到極大的衝擊。然而,隨著疫情的舒緩,市場同樣的以驚人的速度復甦著,龐大的金融數字在藝術市場中流竄著,2022年不管是在亞洲或者是歐洲藝術拍賣市場、藝博展會裡,超出預期的成交率,正以倍數增長。

義大利的當代藝術市場,穿梭在歐洲龐大的市場鬥爭中,經營像是Artissima這樣目標導向不同的博覽會是極為不容易的一項挑戰,面對具有龐大資金、資源、知名品牌的其他品牌,朝向潮流頂尖市場的過程可以說是困難重重,不過就是因為有著如此的差異,Artissima憑藉嚴謹態度篩選展商、邀請各方策展人、藝術研究者以多元化且宏觀的視角,跳脫傳統展會塑造的框架,將「藝術家」設定為主要角色,策劃多角度的對話場域。使策展人與畫廊方能夠不受限嘗試更多與眾不同的創意點子,捨棄了品牌迷思,作品價格不見上百萬歐元的高端作品,價格區間落在3千至5萬歐元之間。鼓勵新入門藏家有機會跨入收藏這扇門。

Artissima

MY FAVORITE
ART
COLLECTIONS

燒眼球的作品,不只拘限於平面畫作,複合媒材的裝置作品、與空間相互平衡的創作、前衛的數位影像等等。


觀賞各式創作的同時,通常我都只記錄下我個人感興趣的作品,有時候也會因為想要了解作品背後更多的理念與背景故事而去跟畫廊行政攀談。

購買藝術品這樣的消費行為,不管是對於剛入門的藝術收藏者或者是剛對藝術市場感興趣的人來說,藝術的好壞與其價值有許多說法,我們就跳過那些超專業的解析與見解,站在我那膚淺的立場上來看這片廣大的藝文界,我覺得所謂的藝術收藏必須要以個人的喜好與偏好去行動,當然我們可以藉由類似金融股票市場指標般的去參考許多大大小小知名拍賣公司、指標人物、商業畫廊、比賽等的新聞、發言、動向去進行藝術採購的收藏行為。

然而,對於小資族的我們,當手頭上有些額外可變動性的資金可運用時,就必須去思考究竟我的們消費行為的動機為何?為增值目的、自我滿足、潮流變動…等等。唯有清楚自己對於所謂藝術商業行為的想法,才有辦法稍微在這超商業行為的場域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單純是個人見解)

Oscar Santillan
Antimundo
2021
140*100cm
print on plexiglass in lightbox
Galleria Tiziana di Caro

Achim Riethmann
Stockrose III
2022
75*50cm
water color on paper behind painted glass
Gallery Russi Klenner



2022
Artissima










4-6 Novembre, 2020

OVAL, Lingotto Fiere

www.artissima.it

Press Area

四天,33,200名參觀人次。

174家畫廊,橫跨28個國家/4大洲,包含69間義大利畫廊+105間國際畫廊,42間新參展商。

展會共7個主題,包括3個策展項目,匯集約1,500件藝術品。

統計超過1,500名新進藏家參與其中,近8,000名VIP與800多名藝術專業人士,可見國際博物館館長、獨立策展人、學術研究員等。

Advertisement

Leave a Comment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