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October, I will take you to find out the new look of Paris art “Paris + par Art Basel Art + Paris” ▎

「 首屆巴黎展會甄選的參展藝廊陣容,展現了巴塞爾藝術展致力並呈獻傑出歷史作品及當代前衛創作的悠久傳統。匯聚許多賦予當今巴黎城市活力的藝廊,涵蓋不同市場領域,期待為展會添上獨一無二的巴黎特色。」
— 巴塞爾藝術展全球總監|
馬克・斯皮格勒 Marc Spiegler 媒體採訪說道
首屆《Paris+ par Art Basel 藝+巴黎》
Art Basel從瑞士巴塞爾首次延伸到藝術文化重鎮法國巴黎Paris,許多藝術大佬、畫廊主、藏家、藝術愛好者,大家都十分期待本週為期4天(10月19至23日)全新藝博會概念《Paris+ par Art Basel 藝+巴黎》。本屆匯集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一共156間畫廊參與展會,61間於法國已有展示空間,95間則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可見許多世界知名長青畫廊的身影,同時也包括初次參展的畫廊空間一同參與。

「一年一度,巴黎藝術盛事大變革」
法國巴黎大皇宮每年重要的檔期:10月份 FIAC(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與11月份 Paris Photo(國際攝影博覽會)皆由博覽會組織公司FIAC(母公司RX France,隸屬英荷RELX集團) 策劃執行,並在歐洲建立亮眼成績與聲望,一直以來以「法國」當代藝術博覽會之姿與瑞士Art Basel和倫敦Frieze三足鼎立。
然而在2021年新上任的總裁克里斯・德孔(Chris Dercon)一頓操作之下,於該年底提出空間使用公開招標。並於2022年初,確定由Art Basel母公司MCH集團取得法國大皇宮未來7年的營運資格,以總價1060萬歐元(約台幣3億3千萬)拿下大皇宮展場營運機構「法國國家博物館聯盟—大皇宮」提出的招標案。11月的國際攝影博覽會仍然由FIAC公司獲得執行權。
「Paris+ par Art Basel」
與其他巴塞爾藝博會以何不同?該如何參與?
巴塞爾全球總監馬克・史畢格勒(Marc Spiegler)曾經於媒體訪問表示,2018至2019年可見藝術產業的緊縮困境,該情況因新冠疫情一路延燒至2021年中後,不少資金投注紛紛退出遊戲,靜觀整體市場動盪與其變化。然而,馬克與集團則反其道而行,在大皇宮提出招摽一案時,大動作加入標案,預計於法國巴黎建立一個嶄新的品牌《Paris+ par Art Basel 藝+巴黎》。

新品牌由藝文資深工作者組織領導團隊,並由來自世界各地七位畫廊經營者與三位新生代藝術專家組成「評選委員會」:
總監:Paris Internationale巴黎國際展會的前任聯席總監—克萊門特·德萊平(Clément Delépine);常務總經理:法國佳士得副總裁—維吉妮・奧伯特(Virginie Aubert);副總監:曾擔任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FIAC)副總監,畫廊主—馬克西姆・霍德金 (Maxime Hourdequin)組成。

有趣的是,團隊更是挖角到原本於巴黎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FIAC)出任總監的珍妮佛・弗萊(Jennifer Flay)於2023年加入,擔任顧問委員會的主席一職。

展會地點資訊
主展場設定於巴黎臨時大皇宮(Grand Palais Èphémère)* 以及戰神廣場(Champ de Mars),區分成兩個展區:「藝廊薈萃」(Galleries)匯集140間知名畫廊,作品以現代、當代藝術為主;「新藝初探」(Galleries Émergentes)由評選團隊挑出16間新晉畫廊,推出藝術家個展形式呈現,共156間藝廊參與。
本週在《Paris+ par Art Basel 藝+巴黎》舉行在即,巴黎周邊許多藝文機構也紛紛共襄盛舉,以多樣的合作型態推出不同主題內容與展演形式的活動項目。即使沒有時間前往大皇宮觀展,亦能夠在遊走巴黎街區時,無意間參與「城藝之旅」(Sites)在巴黎著名地標附近展出25件大型雕塑及裝置作品,藝術帶入生活的展演形式以行之有年,這一次在巴黎巴塞爾團隊的規劃下,藝博會與周邊活動能夠如何進行並會帶出多少持續效應?全都是團隊與整個歐洲大陸、巴黎藝術圈,大家期待發現到的!
「我的展前感想」:
藝術市場猶如股票市場般,皆是由頂端階層操動市場動向、價格浮動。不論從平面畫作、立體雕塑、大型裝置一路延伸到多媒體產物、概念藝術、行為藝術抑或者是近期熱議的NFT市場(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等等,一切都都是為了將所謂的藝術創作的各種形式產物,以金錢價值去定義它在所謂市場流動上的價值。當我們需要在這個產業當中以職業者的身份存在時,貨幣價值的高低就會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即使在如何想要自身事外,以一種更無懼、無謂的態度來行走在這循環鍊裡,十分殘酷的事實即是「養飽自己」,金錢物質的必須,往往會將許多人看待一件美麗事物的視角變形,被扭曲過後的價值狀態很容易會被人云亦云的流言蜚語再次被重新塑形。
這邊特別為大家介紹
16位「新藝初探」
個展藝術家
Antenna Space|Yong Xiang Li

Galerie Anne Barrault|Liv Schulman

Carlos/Ishikawa|Bendt Eyckermans

Efremidis|Hannah Sophie Dunkelberg

Heidi|Akeem Smith

Instiuto de visión|Marlon de Azambuja

LC Queisser|Thea Gvetadze

Marfa’ |Cline Aoun

Edouard Montassut|Niklas Taleb
Nicoletti|Josèfa Ntjam

Parliament|Nile Noetting

Galeria Dawid Radziszewski|Agnieszka Polska

Sans titre|Jessy Razafimandimby

seventeen|Patrick Goddard

Chris Sharp Gallery|Sophie Barber

Veda|Monique Mouton

資料參考:
https://parisplus.artbasel.com/galleries
https://artemperor.tw/focus/4701
https://artouch.com/art-market/art-fair/content-73849.html
Paris+ par Art Basel 藝+巴黎
展期|2022年10月19日(三) 貴賓預展,10月20日(四)至10月23日(日)公眾展期
地點|巴黎臨時大皇宮(Grand Palais Èphémère)* 、戰神廣場(Champ de Mars)
購票|全票40歐,優待票27歐(以及其他更多優惠票價,詳情請至官網 https://parisplus.artbasel.com/ticke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