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義大利最重要的當代藝術博覽會
自1994年成立以來,它結合了歐洲當代藝術市場存在的必要性,其創新的實驗策展方式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之中脫穎而出,並自成一格。
每年來自世界各地近200間畫廊、35個國家地區的參與(國外參展商百分比高達6成),展覽會於每年十一月上旬在義大利北部的城市-杜林 Lingotto Fiere Torino 展演中心舉行,吸引超過五萬訪客觀賞。同時在城市博物館與畫廊間皆會舉辦聚會、活動以及展覽;對於想要暸解更多有關新藝術和策展人的藝術專業人士和藝術愛好者而言,Artissima 就好比台灣 Art Formosa和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融合體,並年年兼併跳脫框架的藝術展會。
Artissima
2018年,Artissima 二十五週年,這年新策劃了全新的部分” SOUND “,藝術家作品多致力於當代聲音的研究,團隊並在OGR的Artissima機構空間外設立 Officine Grandi Riparazionioni,為整個藝博會增添了許多有趣的色彩。

Artissima
藝博會
主要四個
架構
以及在2018年建構的新格局
“ SOUND ”
-Officine Grandi Riparazionioni
Artissima 藝博會主要分為四個部分:
– 主軸 Main Section,世界藝術產業全景中最具代表性的畫廊。
– 新血 New Entries,為近五年成立於國際的新興畫廊保留的新作品。
– 對話 Dialogue,二至三位藝術家間相互接觸誕生的項目。
– 藝術空間與版次
Art Spaces & Editions,專注當代藝術出版品的部分。


而在2018年架構的“ SOUND ”展演則著重在聲音研究的藝術創作,同樣在空間的設置上也有相輔相成的結合;OGR (Officine Grandi Riparazionioni) 在二次世界大戰前,作為鐵路車輛主要修葺車間,為當時杜林最大的工業設施。

總監Bonacossa當時對新聞媒體說:「25週年,我們發起了一項新的挑戰,這個想法不僅是為了慶祝,回顧,更是向前看。因此我們通過15件專題項目像這新主題提出挑戰,將會是一次壯觀的沈浸式體驗。」
Artissima 總監
Ilaria Bonacossa

Artissima
七個獎項
與各業界知名企業合作,企劃
藉由藝術展演的方式為眾多國際畫廊、新興畫廊提供平台,且Artissima 也積極與義大利知名企業、基金會、博物館合作設置7個不同面向的獎項:
– illy 當前未來獎〈illy Present Future Prize〉,由國際評選委員會挑選當代被認為最具創新性的藝術家。[1]
-薩爾第回到未來獎〈Sardi per l’Arte Back to the Future Prize〉,透過與薩爾第·阿爾·阿爾藝術基金會( Fondazione Sardi per l’Arte)的合作關係,頒發給Artissima最具創新性之參展商,其間活躍於1960-1990年代的個人展演的重量級藝術家。
– Irinox 創新獎〈Refresh Irinox Prize〉,由Irinox贊助的Refresh獎,旨在授與明白該如何「再保留的同時進行再造」且極具表現力的藝術家。[2]
– OGR獎 〈OGR Award〉,與CRT 現代&當代藝術基金會(Fondazione per l’Arte Moderna e Contemporanea CRT)合作,由畫廊提出的作品中選擇一段影像。獲獎作品將加入基金會的收藏。
– 坎帕里藝術獎〈 Campari Art Prize〉,與坎帕里集團(Campari Group)合作,頒發給35歲以下藝術家,且作品具交流性與敘事影響力[3]
– 埃托爾和伊內斯・菲科獎
〈Ettore e Ines Fico Prize〉,與杜林現代藝術博物館 MET(museo Ettore Fico)合作,由博物館方之藝術委員會選拔藝博會中年輕的藝術家,有機會在MET舉辦個展。[4]
– 新進基金 〈New Entries Fair FUND〉,由主辦方與專業信託公司合作成立的新參展基金,為鼓勵年輕 畫廊(開業未滿5年)的參與而設立。每年根據年輕參展商挑選三間候選畫廊,提供4,000歐元的營運基金。
[1] Illycaffè是一家義大利專門從事咖啡生產的公司,其總部和生產工廠位於的里雅斯特,現今在全世界皆可看到產品的影子。
[2] Irinox是一家義大利專業生產高品質鼓風機、冷凍機的公司,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可。
[3] Campari 是一家食品領域運營的義大利公司,不僅活躍於軟飲料的生產,而且在酒精飲料領域也很活躍,在世界領先地位。
[4] MEF-埃托雷博物館博物館是都靈最近的博物館,是現代藝術博物館。博物館成立於2014年,是對米蘭Barriera di Milano區的一個工業區進行再開發的成果。

Ph. GogoWang
從佛羅倫斯搭乘火車北上至杜林,車程約3小時,取決於你挑選什麼樣的車種,當然交通時間也會有所差異。因為展場距離主要車站有段距離,所以後來搭乘計程車抵達藝博會現場,以巨大的玻璃鋼筋建築物作為Artissima的展場再好不過了。
在學校教授推薦與同學的呼朋引伴的號召下,進入期待已久的首次歐洲藝博會-Artissima,空間的設置大多與台灣的藝術博覽會大同小異,相較過去在台灣的觀展經驗,那次Artissima的經驗會覺得廣闊的空間和參展商的數量不相輔略為可惜,不過作品的新穎與趣味度蠻高分。簡約的劃分空間,只有在出入口與幾個劃分點進行主視覺的設置,讓參觀動線變得流暢許多;

Artissima
新興畫廊
年輕創作者
的平台
台灣各式藝術博覽之間,可以很清楚的分辨不同藝博會相互之間主軸的差異;Art Taipei v.s Art Formosa / 當代藝術博覽會 v.s Young Art Taipei 等等。
然而,
Artissima 玩的不是大牌藝術家,你當然也能偶爾看到一些,只是為數不多,年輕藝術家才是它的重點,所以說Artissima是發掘藝術的博覽會。申請參加的畫廊對此也是心知肚明,他們想將自己的藝術觀念呈現給更多諳熟藝術的公眾。
Artissima


這邊提及一些我在歐洲看展普遍觀察到的共同點:「兒童/青少年計劃」,不管是什麼樣的藝文場域,都可以發現一點,藝術涵養是從小培養起,artissima特別設置junior專區與活動,為低齡層的參觀者提供互動空間,並專為他們設計導覽活動與相關的延伸專題,個人覺得有幾個好處,一來是建立兒童美感教學;二來是提供一些藏家帶小孩、親子參展者們一個不錯的托兒方式。
Artissima 你不會看到太多畫廊會把空間規劃的非常浮誇,要鋪絨毛地毯、自蓋屋頂裝燈、超級高級的vip藏家休憩區等畫面,簡單的將藝術品的作品呈現在牆面上,四張椅子一張木板桌就可以坐下商談買賣,明亮的光線下即可探討作品的含義,媒材的運用。多得是藝術品的獨特和趣味、畫廊工作者的熱情解說,繪畫作品與裝置藝術間的和諧對話,整體在主展場的觀展經驗是中上的分數。


Artissima
MY FAVORITE
ART
COLLECTIONS
燒眼球的作品,不只拘限於平面畫作,複合媒材的裝置作品、與空間相互平衡的創作、前衛的數位影像等等。
觀賞各式創作的同時,通常我都只記錄下我個人感興趣的作品,有時候也會因為想要了解作品背後更多的理念與背景故事而去跟畫廊行政攀談。
購買藝術品這樣的消費行為,不管是對於剛入門的藝術收藏者或者是剛對藝術市場感興趣的人來說,藝術的好壞與其價值有許多說法,我們就跳過那些超專業的解析與見解,站在我那膚淺的立場上來看這片廣大的藝文界,我覺得所謂的藝術收藏必須要以個人的喜好與偏好去行動,當然我們可以藉由類似金融股票市場指標般的去參考許多大大小小知名拍賣公司、指標人物、商業畫廊、比賽等的新聞、發言、動向去進行藝術採購的收藏行為。
然而,對於小資族的我們,當手頭上有些額外可變動性的資金可運用時,就必須去思考究竟我的們消費行為的動機為何?為增值目的、自我滿足、潮流變動…等等。唯有清楚自己對於所謂藝術商業行為的想法,才有辦法稍微在這超商業行為的場域走在自己的道路上。
(單純是個人見解)

Adrien Missika
Botanical Frottage (Sarah)
2017
crystal clear foil print mounted on found windows (glass, aluminum)
200×160 cm


Stefania Fersini





































今年第27屆 Artissima 目前依舊照常舉辦,報名申請於5月底截止。
由於疫情的關係,今年許多大型藝文展演都被迫暫停亦或者是是延後,近而透過“線上展演”的方式來進行。
藉此冀望本屆Artissima 可以有機會照常舉辦,因爲2020年將會有新的策展主題與架構誕生,期待11月的到來!